English

关心孩子的成功体验

1999-09-06 来源:光明日报 李振文 陈思中 我有话说

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遭受一些挫折,获得失败的体验,但是,孩子更需要得到成功,获得较多的成功体验。在一定的意义上说,成功体验比失败体验更重要。成功体验对于孩子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
成功体验有利于孩子形成乐观的情绪特征。人们在活动获得成功之后往往会产生喜悦、兴奋、自豪等情绪体验,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,这类体验的频繁出现,会使他逐步形成乐观向上的情绪特征,成为性格的一个组成部分。具有这种性格的孩子,自然倾向于积极创新、开拓进取。相反,频繁的失败体验会使孩子形成消极悲观的情绪特征,这种情况当然是要努力避免的。

成功体验有利于孩子对于“努力”赋予积极的意义。孩子通过一定的努力获得成功,“成功”是对“努力”这种行为特点的正强化,正强化可以该行为特点得到巩固,即“成功”可以使孩子在其他许多活动中保持努力的特点。成功体验会使孩子逐步形成这样的认识:只要不怕困难、不懈奋斗,就可以实现目标,获得成功。相反,频繁的失败会使他们对努力赋予消极否定的意义,使努力的精神减弱或消退。

成功体验有利于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作出肯定的评价。成功会使孩子产生自己有力量完成某些活动的认知,在以后碰到同一类活动的时候,便会信心十足,这种认知有泛化的倾向,即孩子在从事类似的、相关的活动时,也会增添信心。一个人的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,会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得到提高。从这种意义上可以说,成功体验也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能力。相反,多次失败会使孩子产生怀疑和否定自己能力的认知,压抑了他的能力的发展。

成功体验有利于孩子确定较高的抱负水平。抱负水平是指从事活动之前所估计的自己所能达到的目标,它受到以往成功或失败经历的严重影响。一个有较多成功经历的孩子往往会产生较高的抱负水平。例如,在面临一场考试的时候,一个平时考试成绩较好的孩子对考试成绩的预期,比平时成绩差的孩子要高一些。如果孩子在诸多活动中都有过多次成功经历,那么,他在这些活动中就会产生较高的抱负水平,扩大一些讲,他的理想、他的人生追求目标也会因此高一些。

成功体验有利于孩子形成“亲社会”的态度特征。成功的喜悦可以扩散,孩子在成功之后往往会把与他成功有关的(甚至无关的)人和事物都看得比较美好、比较亲切。孩子活动的成功,一般都伴有他人提供的某种关心和支持,因此,孩子会以感激的心情看待这些人,产生喜欢的情感。孩子在生活、学习等许多活动中获得许多成功,他就会产生信任和喜欢父母、老师、同学和其他人的情感,如果再加以适当引导,孩子就能够逐渐信任和喜欢他所归属的集体,信任和喜欢我们的社会。这种“亲社会”的态度特征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所期待的。相反,频繁的失败则很可能使孩子出现怀疑、怨恨,对抗的情绪,应该竭力避免。

如果我们都来研究和关心孩子的成长,使孩子们都能形成乐观愉快、勤奋努力、聪明能干、理想远大、善良友好等等个性特点,那么,将有利于我们社会逐步形成积极进取、安定和谐的局面。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,孩子们的成功体验与社会的健康发展有密切关系。

但是,在应试教育的体制和与之相适应的观念条件下,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,生活是严峻的,成功的喜悦不多,失败的痛苦却不少。

攀登“金字塔”而落伍的孩子要承受巨大的心理打击。应试教育驱赶着孩子们朝着教育“金字塔”的塔尖攀登。几乎从孩子刚懂事开始,一些父母就托人情、出高价,千方百计地把孩子往重点幼儿园塞。孩子长大了,瞄准的目标转变为重点小学、重点中学,以及重点班级。父母的这种苦心安排,对于孩子来说,往往不是快乐,而是沉重负担。怎能都上重点学校或重点班级呢?在相当一部分孩子没能如愿,知道因之考大学无望之后,便会感到自己10余年的努力付之东流,所追求的理想已经化为泡影,自信和自尊轰然倒塌,自卑、怀疑甚至敌视的情绪产生,落伍者的悲伤长时间闷在心中。现在我们的大学生占适龄青年的比例,100个人中还不到8个人,也就是说,曾经有90%以上的孩子在求学中某个阶段竞争失败,他们都曾经蒙受严重的心理打击。

繁重的学业剥夺了孩子的快乐。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,他每天活动的内容就是看书、听课、写作业,除老师布置的功课之外,家长往往还要加码,而课程之外的活动,如打球、听音乐、看电视等都被严格限制,甚至被取消。特别是时不时的考试,和考试之后要进行的名次排列,更是严重地打击着孩子的积极性。怎能都名列前茅呢?对于多数孩子来说,每次排名带来得都是紧张、压抑和自尊心受挫。

统一的教育模式使孩子苦闷和无奈。人的能力类型各有千秋,有的长于数学,有的长于语文,有的长于音乐,有人长于体育等等。发展孩子们的各种特长,不仅有利于个人,而且有利于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方面的需要。应试教育压抑了孩子才能的发展,按照统一规格、统一模式来塑造孩子,最终是孩子们没有突出的特点,缺乏创造精神,难以适应变化的社会所提出的要求。说得极端一些,孩子在学习过程中,不是在寻找和培养自己的长项,使它发扬光大,而是在寻找自己的短项,成年累月地、痛苦不堪地与自己的短项作斗争。不把短项补起来,怎能通过统一模式的考试呢?这种做法的结果只能是对孩子的伤害。

父母师长的“爱心”也可能是一种折磨。虽然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,教师都爱自己的学生,但是,应试教育形成的氛围,不可阻挡地把他们都裹胁了进来。不少父母期望过高,往往恨铁不成钢,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如意时,常用辱骂、警告或者讽刺、挖苦等方法对待孩子,在孩子的心理上蒙上了抹不掉的阴影。他们虽然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关爱着孩子,却在心理上有意无意地折磨着孩子。教师对于学习不太好的学生,哪怕不是故意另眼相待,也会在不知不觉中通过一个眼神、一个表情、一个动作向学生传达其不满,学生会敏感地知觉到这种态度,随之沮丧和自卑,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。

挫折教育必不可少,但目的是“助其成功”。对于孩子,特别是年幼的孩子,要以“助其成功”为主,“令其受挫”为辅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明:对孩子要多予以关心、鼓励,创造条件使之获得成功,这样,有利于他们对社会产生信任感,并充满勤奋与创新精神。

(作者单位:华中理工大学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